一、政策背景与目标
2025 年是 “十四五” 规划收官之年,中等职业教育(以下简称 “中职”)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,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,落实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等政策文件,重点聚焦以下目标:
优化结构:
推动中职教育从 “以就业为导向” 向 “就业与升学并重” 转型,建立 “中职 — 高职 — 职业本科” 贯通培养体系,拓宽学生发展通道。
提质培优:
强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,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普及与公平:
巩固中职教育普及成果,重点向农村地区、民族地区倾斜,保障适龄人口接受中职教育的权利。
二、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
1. 职普协调发展,优化人才培养结构
职普比例动态调整:
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结构变化,合理调控职普招生比例,避免 “一刀切”。例如,工业制造业集中地区可适度扩大中职招生,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可侧重发展高职或应用型本科教育。
贯通培养体系完善:
推广 “3+2”“3+3” 中高职贯通模式,允许中职毕业生通过职教高考进入高职院校或职业本科院校。
试点 “中职 — 职业本科” 直通车,选拔优秀学生进行贯通培养,缩短成才周期。
2. 产教融合深化,对接产业升级需求
校企合作模式创新:
推广 “订单班”“现代学徒制”“产业学院” 等合作形式,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、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评价。
政府牵头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,统筹企业、学校、科研机构资源,解决人才供需脱节问题。
3. 数字化与技能培养融合
智慧校园建设:推动中职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,普及在线教学平台、虚拟仿真实训系统,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教学过程。
数字技能培养:
将数字化工具和思维融入所有专业教学,例如:
机械制造专业增设工业互联网、数控编程智能化课程;
商贸专业强化电商运营、跨境电商、直播营销等技能;
农林专业结合智慧农业、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。
4. 师资队伍提质与 “双师型” 建设
教师准入与培训:
提高新任教师企业实践经历要求,完善 “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” 制度。
校企人才双向流动:
允许企业技术骨干兼职任教,推动中职教师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,打造 “双师型” 教师队伍。
职称评审改革:
建立以技能水平、产教融合成果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,弱化论文、学历等硬性指标。
5.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衔接
学分银行建设:
探索中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分互认,学生可通过积累培训学分转换为学历课程学分。
社会培训功能强化:
中职学校面向退役军人、农民工、下岗职工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服务 “人人皆可成才” 的终身学习需求。
Copyright © 2008-2025 http://www.jzzgyxy.com.cn All Right Reaserved. 焦作职工医学院 拥有所有版权 地址:焦作职工医学院 电话:0391-3530440 焦作职工医学院信访电话 0391-3530438 ![]() |